移到主要內容
最新消息
首頁 / 最新消息
:::

【活動成果】高海拔醫學與菁英運動員高地訓練


國家運動訓練中心112年3月22日舉辦運動科學增能講座「高海拔醫學與菁英運動員高地訓練」,邀請到高海拔醫學與生物學期刊審稿者和《瘋高山》作者王士豪醫師。過去王醫師進行高山症的相關研究,並推動將加壓艙設置在台灣所有高海拔山屋及旅遊據點,建構高山病安全網,幫助民眾減少高山症狀。這次受邀來到本中心分享遇到高山症時要如何處理和高地訓練的建議。

在高地訓練可以增加紅血球、血紅素質量、緩衝能力增加等,對於耐力訓練、高強度團體運動都有很大的效益。一般高地訓練多數位於海拔1600-2400公尺,而當海拔高度超過2500公尺時就可能會發生高山症。王醫師介紹3種高山症的種類,如急性高山症、高海拔腦水腫、高海拔肺水腫。
 
.急性高山症(可適應)
症狀︰頭痛、頭暈、噁心嘔吐
處治方法︰症狀出現時可先觀察,若無惡化可留在高地,多休息讓身體適應
 
.高海拔腦水腫(會致命)
症狀︰走路搖搖晃晃、像喝醉酒迷迷糊糊
處治方法︰如有加壓艙,可以先使用加壓艙舒緩症狀後,立即下山送醫
 
.高海拔肺水腫(會致命)
症狀︰要坐著呼吸,睡覺時心跳很快,喘不停
處治方法︰如有加壓艙,可以先使用加壓艙舒緩症狀後,立即下山送醫

王醫師提醒加壓或下山後高海拔腦水腫和高海拔肺水腫的相關症狀舒緩會許多,但不代表可以馬上返回高地,是因為症狀舒緩並不表示身體已經康復,建議還是要在醫院進行詳細檢查,建議急性高山症才可以留在高地進行觀察。

王醫師也提到高海拔可以是運動訓練的秘訣,並介紹不同的高地訓練的方法為高住高練、低住高練、高住低練或間歇給予低氧暴露等。而王醫師特別點明高住低練是較好的訓練方法,因為在低海拔地方訓練時能以更高的強度執行訓練,較不會因為高地環境而影響訓練強度,同時長時間住在高海拔的環境也可以得到低氧生理適應的好處,而研究也證實可以加強相關的運動表現。

王醫師較不建議在高地訓練,因為即使是在生理適應後,高海拔環境仍會限制運動員進行高強度運動的能力,且當運動強度高時,生理上得到的氧氣會比因實際高海拔而減少的氧氣更少,因此運動時的生理海拔約會比實際海拔再高500~1000公尺。如果貿然進行高強度訓練或比賽,反而會加速高山症的發生。而預防高山症的藥物大多為運動禁藥,因此針對要去高海拔地區(如︰蒙古─海拔1600公尺、墨西哥─海拔2300公尺)訓練或比賽的運動員應提前進行高地適應。

前往高海拔訓練的相關營養資訊,請參考附件衛教單張或諮商營養師。
王士豪醫師講解高山症的相關症狀

王士豪醫師講解高山症的相關症狀

王士豪醫師講解不同高地訓練方法

王士豪醫師講解不同高地訓練方法

王士豪醫師講解高住低練的好處

王士豪醫師講解高住低練的好處

體操隊鄭焜杰教練致贈感謝狀

體操隊鄭焜杰教練致贈感謝狀

王士豪醫師與與參加學員合影

王士豪醫師與與參加學員合影

附加檔案

  • 附件 ( PDF )
回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