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到主要內容
醫護新知
首頁 / 醫護新知
:::

[防護] 亞太區運動防護師聯合會會議系列 最終章


主題:運動處方:優化治療效果 (Exercise as medicine: Optimizing Therapeutic Outcome)
研習進修防護人員:盧柏伶

適當負荷介紹 (Speaker:Mr. Gorman Ngai):
1.    給予適當的負荷閾值是復健中重要的一環,低閾值的負荷包括動作控制,宜給予低阻力及慢速的指令;高閾值的負荷包括較大阻力及快速的動作,若設定這兩類閾值但產生失敗或錯誤,前者可考量是否神經肌肉控制能力不佳,後者可考量是否力量不足。 (Mottram & Comerford., 2008)
2.    漸進式負荷時的疼痛監控,以0-10分自主量表評估,應落在2-5分可接受之範圍。 (Thomee, 1997)
傷後癒合階段 (Speaker:Mr. Gorman Ngai):
1.    機械傳導(Mechanotransduction)指的是細胞將機械刺激轉化為生物化學信號的過程,受傷組織中的細胞適應刺激後可促進細胞跟基質改變,常見的刺激包括:張力、壓力、剪力、靜水壓力、震動、液體剪力。 (Thompson et al., 2016)
2.    關於骨折癒合的初期階段,較大的斷端間移動(Interfragmentary)可提供機械刺激環境,促進軟骨細胞生成,而後逐漸被骨細胞取代的過程為endochondral ossification,故醫師或治療師可依此原則提供治療方案。 (Glatt et al., 2018)
3.    骨骼肌損傷後,適度的超負荷可在局部立即性的提供機械生長因子,並活化衛星細胞,產生肌肥大,改善肌管的排列,依據以上的建議 (Baoge et al., 2012):
(1)    受傷後的七天內的休息以不痛為目標。
(2)    等長→等速→等張,一旦沒有疼痛即可進入下一階段。
(3)    同時強化核心穩定、敏捷、功能性、伸展能力。
運動表現階段:
1.    當復健階段進行到一定程序,就要進入到運動表現階段 (Buckthorpe et al., 2019):
(1)    On-field Rehabilitation (OFR)
(2)    Return to Training (RTT)
(3)    Return to Competitions (RTC)
(4)    Return to Performance (RTP)
2.    在復健中整合動作變化及認知功能訓練 (Speaker: Mr. Indy Ho)
(1)    目的在銜接復健訓練末後應對比賽中隨時變化的狀態。
(2)    動作學習階段:認知期、連結期、自動化期 (Fitts, 1964; Walker et al., 2021)
•    認知期:基本神經肌肉控制訓練加上很少或沒有的神經認知挑戰
•    連結期:當神經肌肉控制品質增加或維持時增加神經認知挑戰
•    自動化期:對於動作已不太需要注意,而是專注在快速變化、瞬間思考等最大化的神經認知複雜訓練。
(3)    當在每個階段給予的神經認知挑戰時,發現在神經肌肉控制上有超過2個(含)以上的錯誤,則回到上一階段訓練,若僅發生0-1次的錯誤則進階到下個階段。(Walker et al., 2021)
(4)    神經認知訓練可以整合進各種運動包括有氧、活動度、肌力、功能性、平衡訓練之中,創造雙重任務以上挑戰,但動作品質是第一優先條件。(Walker et al., 2021)
相關案例:
1.    Exercise Related Lower Leg Pain(ERLLP) (Speaker:Prof. Jay Hertel)
(1)    Brukner在2000年提出,疼痛範圍包括脛骨前側、內側、後內側,以現今知道的為Shin splints、MTSS、Tibial stress reaction等。
(2)    下肢跑步傷害關鍵在負荷量 (Bertelsen, 2017)
•    Personal attributes – The individual
•    Training attributes – The environment
•    Running attributes – The biomechanics
(3)    打破刻板印象:跑步相關的傷害是由於衝擊力量太大、過多的足部旋前,但在鞋具上的設計和革新應該能夠降低這些影響,進而降低跑步相關運動傷害,但後續研究發現它對於動作模式的改變很小,所以要思考不用外部條件來改善,而是考量神經肌肉控制的要件。 (Lieberman et at., 2010)
(4)    目前最新的跑步觀念:強調前足或中足的落地、增加步頻和節奏、降低步距、將身體微向前傾、保持動作在矢狀面上。 (Giandolini et al., 2013)
2.    慢性下背痛的大腦神經調節與運動介入 (Speaker:Prof. Yuling Wang)
(1)    慢性的疼痛生理-神經心理因素包括身體因素、共病症、社會因素、心理因素、基因因素,讓疼痛經驗(傷害性感覺的輸入 中央疼痛處理)與失能狀態有明顯的互相影響。 (Hartvigsen et al., 2018)
(2)    長期疼痛→注意力資源被過度佔據→認知活動改變→日常功能下降→失能程度增加,急性發炎疼痛產生的不適,隨著時間增加變成慢性發炎狀態,很有可能產生憂鬱、焦慮症狀。 (Davis et al., 2020)
(3)    臨床治療策略:以患者為中心、嚴重病理和危險訊號、心理社會因子評估、謹慎使用影像學、患者接受教育、運動及勞動等建議、盡可能使用非手術治療、促使繼續工作或恢復工作。 (Lin et al., 2020)
回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