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習進修防護人員:盧柏伶
適當負荷介紹 (Speaker:Mr. Gorman Ngai):
1. 給予適當的負荷閾值是復健中重要的一環,低閾值的負荷包括動作控制,宜給予低阻力及慢速的指令;高閾值的負荷包括較大阻力及快速的動作,若設定這兩類閾值但產生失敗或錯誤,前者可考量是否神經肌肉控制能力不佳,後者可考量是否力量不足。 (Mottram & Comerford., 2008)
2. 漸進式負荷時的疼痛監控,以0-10分自主量表評估,應落在2-5分可接受之範圍。 (Thomee, 1997)
傷後癒合階段 (Speaker:Mr. Gorman Ngai):
2. 漸進式負荷時的疼痛監控,以0-10分自主量表評估,應落在2-5分可接受之範圍。 (Thomee, 1997)
1. 機械傳導(Mechanotransduction)指的是細胞將機械刺激轉化為生物化學信號的過程,受傷組織中的細胞適應刺激後可促進細胞跟基質改變,常見的刺激包括:張力、壓力、剪力、靜水壓力、震動、液體剪力。 (Thompson et al., 2016)
2. 關於骨折癒合的初期階段,較大的斷端間移動(Interfragmentary)可提供機械刺激環境,促進軟骨細胞生成,而後逐漸被骨細胞取代的過程為endochondral ossification,故醫師或治療師可依此原則提供治療方案。 (Glatt et al., 2018)
3. 骨骼肌損傷後,適度的超負荷可在局部立即性的提供機械生長因子,並活化衛星細胞,產生肌肥大,改善肌管的排列,依據以上的建議 (Baoge et al., 2012):
2. 關於骨折癒合的初期階段,較大的斷端間移動(Interfragmentary)可提供機械刺激環境,促進軟骨細胞生成,而後逐漸被骨細胞取代的過程為endochondral ossification,故醫師或治療師可依此原則提供治療方案。 (Glatt et al., 2018)
3. 骨骼肌損傷後,適度的超負荷可在局部立即性的提供機械生長因子,並活化衛星細胞,產生肌肥大,改善肌管的排列,依據以上的建議 (Baoge et al., 2012):
(1) 受傷後的七天內的休息以不痛為目標。
(2) 等長→等速→等張,一旦沒有疼痛即可進入下一階段。
(3) 同時強化核心穩定、敏捷、功能性、伸展能力。
運動表現階段:
(2) 等長→等速→等張,一旦沒有疼痛即可進入下一階段。
(3) 同時強化核心穩定、敏捷、功能性、伸展能力。
1. 當復健階段進行到一定程序,就要進入到運動表現階段 (Buckthorpe et al., 2019):
(1) On-field Rehabilitation (OFR)
(2) Return to Training (RTT)
(3) Return to Competitions (RTC)
(4) Return to Performance (RTP)
(2) Return to Training (RTT)
(3) Return to Competitions (RTC)
(4) Return to Performance (RTP)
2. 在復健中整合動作變化及認知功能訓練 (Speaker: Mr. Indy Ho)
(1) 目的在銜接復健訓練末後應對比賽中隨時變化的狀態。
(2) 動作學習階段:認知期、連結期、自動化期 (Fitts, 1964; Walker et al., 2021)
(2) 動作學習階段:認知期、連結期、自動化期 (Fitts, 1964; Walker et al., 2021)
• 認知期:基本神經肌肉控制訓練加上很少或沒有的神經認知挑戰
• 連結期:當神經肌肉控制品質增加或維持時增加神經認知挑戰
• 自動化期:對於動作已不太需要注意,而是專注在快速變化、瞬間思考等最大化的神經認知複雜訓練。
• 連結期:當神經肌肉控制品質增加或維持時增加神經認知挑戰
• 自動化期:對於動作已不太需要注意,而是專注在快速變化、瞬間思考等最大化的神經認知複雜訓練。
(3) 當在每個階段給予的神經認知挑戰時,發現在神經肌肉控制上有超過2個(含)以上的錯誤,則回到上一階段訓練,若僅發生0-1次的錯誤則進階到下個階段。(Walker et al., 2021)
(4) 神經認知訓練可以整合進各種運動包括有氧、活動度、肌力、功能性、平衡訓練之中,創造雙重任務以上挑戰,但動作品質是第一優先條件。(Walker et al., 2021)
(4) 神經認知訓練可以整合進各種運動包括有氧、活動度、肌力、功能性、平衡訓練之中,創造雙重任務以上挑戰,但動作品質是第一優先條件。(Walker et al., 2021)
相關案例:
1. Exercise Related Lower Leg Pain(ERLLP) (Speaker:Prof. Jay Hertel)
(1) Brukner在2000年提出,疼痛範圍包括脛骨前側、內側、後內側,以現今知道的為Shin splints、MTSS、Tibial stress reaction等。
(2) 下肢跑步傷害關鍵在負荷量 (Bertelsen, 2017)
(2) 下肢跑步傷害關鍵在負荷量 (Bertelsen, 2017)
• Personal attributes – The individual
• Training attributes – The environment
• Running attributes – The biomechanics
• Training attributes – The environment
• Running attributes – The biomechanics
(3) 打破刻板印象:跑步相關的傷害是由於衝擊力量太大、過多的足部旋前,但在鞋具上的設計和革新應該能夠降低這些影響,進而降低跑步相關運動傷害,但後續研究發現它對於動作模式的改變很小,所以要思考不用外部條件來改善,而是考量神經肌肉控制的要件。 (Lieberman et at., 2010)
(4) 目前最新的跑步觀念:強調前足或中足的落地、增加步頻和節奏、降低步距、將身體微向前傾、保持動作在矢狀面上。 (Giandolini et al., 2013)
2. 慢性下背痛的大腦神經調節與運動介入 (Speaker:Prof. Yuling Wang)
(1) 慢性的疼痛生理-神經心理因素包括身體因素、共病症、社會因素、心理因素、基因因素,讓疼痛經驗(傷害性感覺的輸入 中央疼痛處理)與失能狀態有明顯的互相影響。 (Hartvigsen et al., 2018)
(2) 長期疼痛→注意力資源被過度佔據→認知活動改變→日常功能下降→失能程度增加,急性發炎疼痛產生的不適,隨著時間增加變成慢性發炎狀態,很有可能產生憂鬱、焦慮症狀。 (Davis et al., 2020)
(3) 臨床治療策略:以患者為中心、嚴重病理和危險訊號、心理社會因子評估、謹慎使用影像學、患者接受教育、運動及勞動等建議、盡可能使用非手術治療、促使繼續工作或恢復工作。 (Lin et al., 2020)
(2) 長期疼痛→注意力資源被過度佔據→認知活動改變→日常功能下降→失能程度增加,急性發炎疼痛產生的不適,隨著時間增加變成慢性發炎狀態,很有可能產生憂鬱、焦慮症狀。 (Davis et al., 2020)
(3) 臨床治療策略:以患者為中心、嚴重病理和危險訊號、心理社會因子評估、謹慎使用影像學、患者接受教育、運動及勞動等建議、盡可能使用非手術治療、促使繼續工作或恢復工作。 (Lin et al., 2020)